24小時便利店運營管理的六個要素_52week便利店
發布:52week便利店 ??瀏覽:?
很多24小時便利店的老板認為,經營24小時便利店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,陳列、庫存、產品品類等都要面面俱到。但是,你知道嗎?只要把握好其中的核心,門店運營也可以很簡單的呦!

01
對運營操作的基本了解
就行業發展趨勢而言,就具體影響因素而言,操作者應該有一個完整的把握,理性的認知和準確的分析。目的是對24小時便利店的基本性能水平做出合理的判斷。
02
24小時便利店七個操作標準
展示,服務,促銷,店員管理,庫存管理,店面管理,信息管理,店鋪經理的日常管理應側重于這些方面的工作。其中,24小時便利店管理中的環境和人員地位,尤其需要隨時改善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。
03
競爭對手管理
關注競爭對手對于促進自身運營的改善仍具有重要意義。
04
員工管理
24小時便利店的日常管理是通過最大限度地發揮每位員工的潛力,為客戶創造完美的購物環境。
05
商品管理
根據商業圈的情況和各類銷售數據的分析,實現商品的最優調整。
06
數據分析
1.銷售分析:主要分析本月的銷售情況,本月銷售指標的完成情況與去年同期相比,通過分析這組數據可以了解同比銷售趨勢,實際銷售和計劃差距。
2.毛利分析: 本月毛利率和毛利率的主要分析與去年同期相比較。通過對這組數據的分析,我們可以知道同比毛利率以及商品毛利是否短缺。
3.成本分析: 主要是對本月費用的詳細分析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沒有成本控制成本。這里的費用是指:員工成本,能源消耗,材料和辦公用品,維護成本。租金,庫存損失,日常運營費用(電話費,交通費,醫療費,稅金,工商業費用),通過對這組數據的分析,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商店可控費用運營后的費用,是否存在同比異常成本產生,并且沒有節省成本的余地。
4.評估和評估: 主要是本月的評估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“平均每日評價”是指“日均單位面積銷售額”,即日均銷售/商店營業面積。
5.人均勞動效率分析: 主要是本月的月工效率。與去年同期相比,“本月人均勞動效率”的計算方法:月銷售額/月工資。
6.損失率分析: 主要是對商店庫存結果的簡要分析。通過分析,及時發現貨物進口,銷售和儲存中存在的問題。
7.庫存分析: 主要是本月的平均商品庫存和周轉天數,與去年同期相比。通過這組數據分析,查看庫存是否存在異常,特別是是否存在庫存積壓。
8.類別分析: 主要是當月各類銷售比例與去年同期比較。每個類別的毛利潤比例與去年同期的比較,本月所有類別的銷售額和毛利潤,尤其是所有銷售額的下降和毛利潤的下降。對該類別進行了全面分析,通過分析確定了差距,并提出了改進計劃。
9.新產品分析: 主要是引入商品以產生銷售和毛利分析。此時,進口商品要求商店提交新產品進行日常介紹,并跟蹤和分析進口產品的銷售率,市場性,銷售額和毛利,并分析這些進口產品是否有助于提高商店銷售業績,是否有產品引入錯誤的方式,并在未來的工作中不斷優化和調整。
10.促銷商品分析: 主要實行特殊品種數量,特殊產品的銷售情況,比例情況和以往銷售比較分析,“特價銷售與售前銷售比較”,特殊項目和特別優惠的銷售比較和分析執行前相同天數的銷售額(特殊時間表之后的天數為14天或21天)。通過對上述數據的分析,可以看出特價和特殊商品或經營中存在的問題的影響。
11.客流量和客戶單價分析:主要是指本月平均每日客流量和客戶單價與去年同期相比。這組數據分析客戶流量和客戶單價,特別是關注24小時便利店開始促銷期和促銷。事件前后的比較分析,促銷活動的開始是否對增加客流量和客戶單價有一定影響。